声音开关

语速

放大

缩小

鼠标样式

大字幕

重置

退出服务

|

搜索
您当前的位置:大武口区院 > 图片头条 > 正文
打出“组合拳” 跑出“加速度” ——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
2024-11-18    来源: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网站    作者:张招娃    【打印本页】    字体: [][ ][ ]
分享至:
分享到微信
2024-11-18

  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和工作实际,聚焦高质效办案,有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,充分发挥“四大检察”监督职能,强化知识产权刑事、民事、公益诉讼保护,在企业建立“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”,构建“办案+预防”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,并为企业精准开展法治宣传,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。

微信截图_20250110091214.png

  一、聚焦刑事案件高质效办理,打击涉知识产权犯罪。依托知识产权办公室,成立专门知识产权办案团队,充分发挥一体履职优势,依法、准确、及时打击知识产权领域刑事犯罪。2024年以来,共办理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件16人,对办理1件侵犯商业秘密案件,充分发挥提前介入作用,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,完善案件证据链条,打牢涉知识产权案件的证据基础;对办理的1件销售伪劣产品犯罪案件,改变公安机关定性,做到准确认定案件罪名,严格落实“一案四查”,运用“刑事+公益诉讼”一体履职,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以惩罚性赔偿最大限度追究违法者责任;办理利用网络舆论实施敲诈勒索知名企业的案件,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同时,依法快速办理,及时为民营企业止损挽损,有利保护企业信誉。

  二、以数字检察赋能,强化知识产权民事监督。运用KTV被诉侵犯著作权批量恶意诉讼法律监督模型思路,对法院办理的105件涉知识产权案件进行筛选,通过阅卷宗材料、分析研判,重点关注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诉餐吧、酒吧等经营者侵犯著作权纠纷类案,针对民事审判程序违法的情形,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2份,以程序公正保障知识产权案件实体公正。

  三、以公益诉讼检察,助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,针对调查发现的辖区部分枸杞销售商户存在侵犯“中宁枸杞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权等情形,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,加强“中宁枸杞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,提高经营者法治意识,规范经营者正确使用“中宁枸杞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地理标识图案、溯源标识等,为区域地理标志提供法治保障,护航特色产业发展。

  四、延伸检察职能,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。为回应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,在涉案企业设立“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”,构建“办案+预防”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,将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;并制定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工作办法》,构建检察机关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,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知识产权检察保护。以成立的“护企先锋宣讲团”为依托,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等普法教育700人次,发放检察护企联系卡、知识产权宣传手册300余份,接受相关法律咨询10余次。    

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,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头连着市场,一头连着民生,是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依托。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将以“检察护企”专项行动为契机,抓牢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基础,强化一体履职,多措并举,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发展,为大武口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检察力量。


【编辑】:杨敏娜
【来源】: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网站